如何开展家庭心理指导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缺乏,家长对孩子精神上的过度保护,如同身体上的过度保护一样,极大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令人不安的是,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知之甚少,即使孩子已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心理征兆,家长也不能及时发现,更谈不上给予重视与指导。有时因处理不当反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产生严重恶性事件。因而,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在当前家庭教育领域显得十分重要。
转变观念是开展家庭心理指导的前提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陈旧观念。毋庸置疑,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谈不上有良好道德和智力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像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情感淡薄、意志薄弱、性格脆弱,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潜力却极为有限。教育实践的大量事实证明,理想、志气、进取心、勤奋、刻苦、毅力、虚心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和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人父母者必须把心理健康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加以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应当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如何教孩子正确做人”方向上转变。作为启蒙教师―――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在教育上做到爱而不宠,严而有度。
了解孩子是开展家庭心理指导的基础
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一般儿童好活动、好模仿、好奇、好问,还具有喜欢成功、喜欢称赞、渴望得到同情和理解的心理等。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其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他们与外界也常常发生各种冲突,处于不稳定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过去有句俗语,叫做“知子莫若父”,但今天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了解,一旦发生问题时,往往大吃一惊。原因是家长平素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不了解孩子的内心秘密、心理上的矛盾与苦闷。这是家庭教育中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一切“问题儿童”都是心理不健全的结果。显然,他们的问题不是突如其来的,常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中,也总会表现出一些征象。如过份自卑或孤僻、经常与父母及同伴发生争执,敌对,不合作等。如果在初期予以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使这些儿童获得重新适应生活环境、发展良好品德和性格的新的有利因素。
信任孩子是开展家庭心理指导的关键
父母同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子女对父母应当尊敬、体谅、爱惜;父母对子女更应当尊重、信任、爱护、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同子女之间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并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时,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要求,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以信赖。这样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心里的秘密讲给父母听,以取得孩子的最大信任。同时,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他们或许有意想不到的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凡孩子的事,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做父母的切忌越俎代疱,而应给予更多的启发性的帮助。
避免长期的心理惩罚
儿童年幼无知,缺乏生活经验。偶尔做错一件事,父母就天天骂或时常提及此事,长时间表示讨厌他,就会使孩子情绪异常忧闷,甚至延续到成年。有的“问题儿童”本身就有情绪上的障碍,如果教育者自身容易冲动,就好比火上浇油。更不要在学习上、升学上对孩子施加压力,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憎恨考试等心理障碍。
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不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儿童从小生活在家庭里,活动在父母的周围,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如果师之以范,教之得法,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则容易使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1、过分宠爱与保护。
由于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多,生活水平又普遍提高,所以溺爱子女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总是把目光集中在他们的宝贝孩子身上,一味地溺爱、娇宠、迁就孩子,从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199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儿童月平均消费672元,其中消费最低的城市平均为297元,消费最高的城市平均为774元。一般城镇家庭的子女消费虽然没有这么高,但总的来看,孩子的消费也占了家庭支出中相当大的比例。与此同时,家长又总是担惊受怕,有极多的顾虑,惟恐孩子发生意外,这也不许,那也不行,一味地限制孩子,不支持和不满足孩子们通过活动、游戏、家务劳动等进行适当的尝试和探索的需求,去干一些自己能干的事,克服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这就使得一些孩子出现了在家里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但一出家门便胆小如鼠,畏首畏尾,不敢张口说话的问题。
由于家长忽视了孩子们探索周围世界的种种正当需求,又很少对子女提出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加之孩子没有受过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缺乏谦让、同情别人、爱护弟妹等行为经验.因此,这一方面压抑了儿童的活动愿望,使儿童易于产主依赖、顾从、退缩、懒惰、生活自理能力差、耐挫力低等心理同题;另一方面,又会使儿童欲望过高而又不懂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不能约束自我意愿和行为,容易出现自私、自我中心、不爱劳动、任性、蛮横等不良品质。
例如,当孩子在学校值日、劳动时.一些家长常常跑到学校帮忙,扫地、拔草、擦玻璃什么都干.就是不让孩子干。这些家长还说“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别苦着累着孩子就行,劳动的事会不会不要紧,只要成绩好就行”。
目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会穿衣服,三四年级学生不会系鞋带的为数不少。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天要吃一个鸡蛋,但都是父母为他剥去蛋壳。一次春游,偶尔带了一个没剥蛋壳的鸡蛋,到吃饭时他左看右看,不知怎么吃,只好带回家。母亲问他,他说:“鸡蛋没缝,我怎么吃?
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每晚都由父母半夜“接尿”,他们好不容易有一天想让孩子劳动一下,让孩子倒一次尿盆。可那孩子倒了三分之一,又端了回来。问他为什么,他说:“都是我尿的吗?各倒各的!”
有个孩子在家里闹得实在不像话,爷爷打了一下他的屁股,他便大哭大闹几个小时。爷爷说:“不就是打了一下屁股吗?”“不,你摧毁了我的心!”孩子说完便躺在地上,用剪刀对着脖子要自杀,直到爷爷赔礼道歉,答应买一把闪光的冲锋枪才了结。爷爷感慨万千,“他若有一把真枪,我们都得死在他手里!”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8岁女学生,学习成绩挺好,但仅仅因为向父母要钱为同学买生日礼物未成,便服安眠药自杀。这类问题,在中学生中也不少,动辄出走、自杀,成为家长和老师最为头痛的难题。
2、过高期望和过度教育。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已成为我国家长的普遍心态。家长总是期望自己的孩子美玉无瑕,智力要超常、身体要健康、相貌要出众,等等。据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城市的调查,家长期望子女达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达90%,期望子女以后能够从事“白领”职业的更高达98%,而选择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的不足2%。
为了实现自己的高期望,家长必然要对孩子进行高强度的教育,甚至采取一些不切实际的措施和要求。这就产生了家庭中的过度教育,即让孩子学习的数量过多、内容过难、时间过早。不少幼儿纷纷被送进美术班、书法班、体操班、英语班、提琴班等等;很多中小学生则由父母聘请家庭教师,并由父母督学,因而使得孩子疲于奔命,不堪负担。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业,最开心的是孩子在各类竞争中取得成功,但却不管孩子的感受。家庭教育存在重学业、轻品德,重身体、轻心理,重物质、轻精神,重言教、轻身教的倾向。如果儿童难以忍受父母对他们的过多监视和干涉,必然对父母的干预作出反应,出现各种反抗或逆反行为。倘若父母只知使用简单、固执、粗暴的教育方法,则必然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疏远、冷漠以至紧张、对立,并使儿童失去积极探索客观世界的兴趣和主动性。
由于对儿童的高期望,不是建立在儿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而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期望”也就很容易成为“失望”。在剧烈的学业竞争中,在日常某些行为的比较中,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列前茅。但哪会有那么多成功者呢?相反,这只能使孩子始终处于“高压”“失败”的氛围之中,如果孩子缺少心理承受能力,挫败感就会动摇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就会产生孤独感和其他心理问题,导致儿童心理和行为偏差的出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
家庭关系不好,父母经常吵架,会破坏家庭稳定、亲切的氛围,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容易造成他们整日提心吊胆、害怕外来精神刺激、爱生气等心理特点,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父母的敌对态度,相互喊叫、殴打及粗鲁的言语,一方面会给孩子提供不好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又会使孩子怨恨父母和家庭。这种家庭环境易使儿童产生矛盾情绪,使得精神紧张。为了逃避不安定的处境,他们容易以出走的行为相对抗,或者受坏人的引诱而产生某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家长喜怒无常,高兴时把孩子捧上天,不高兴时便拳脚相加,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丧失自尊,性格扭曲。夫妻和睦时,孩子是掌上明珠,一旦反目,孩子就成了出气筒、累赘,成了推来推去的皮球,这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甚至会把孩子推到坏人圈里去。
另外,祖父母干涉父母管教孩子引起的家庭纠纷,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由于祖父母的袒护,孩子的不良性格和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同时,大人教育孩子时的冲突也可能使儿童产生矛盾心理,影响其正常心理的发展。
父母离异或一方再婚的孩子,往往会有自卑感,大多性情孤僻,不善交际,做事任性或爱发脾气.对精神刺激缺乏抵抗力,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4.家庭变故或疾病。
亲人亡故的孩子,往往会忧郁寡欢,因缺乏父母的感情温暖和关怀而使儿童身心发展迟缓,出现学习困难或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父母有久治不愈的慢性躯体疾病或心理障碍,往往会使他们的孩子比别的儿童更容易产生适应不良、行为障碍或精神疾患,闪为这种家庭生活和家庭环境易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或受到不利的影响。为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应该及早把这些儿童送到安定、健康的环境抚养。
家长中有生活作风问题或有犯罪行为的,往往会由于家庭的不良影响.使儿童辨别是非、区分好坏的能力降低,意志薄弱,从而容易接受小良影响,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甚至走上邪路。
5.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也地小同的。
(1)民主型。父母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直率、活泼、快乐、端庄、协作、有活动能力、善于和大家共事。
(2)溺爱型。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视为掌上明珠,子女多表现为依附、自私、任性、骄傲、放肆、自以为是、好吃懒做、胆小怯懦、缺乏独立精神和责任心,没有耐力、情绪不稳等。
(3)专制型。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粗暴,动不动就打骂孩子,会使孩子感到家庭没有温暖,容易养成抑郁、胆怯、退缩、逃避或反抗、执拗的性格,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有的甚至会变得冷酷、残忍,遇到小动物也会去虐待它,以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与不满。有的孩子还会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习气,或者以说谎来保护自己。
(4)保护型。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保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活动,子女的性格多半消极、依赖、怯懦、没有责任感,缺乏忍耐力和社会性。有的孩子遇事优柔寡断,不适应集体生活。
(5)放任型。父母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子女多愿寻求他人的爱护,力图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因而有的孩子喜欢惹是生非,有的好攻击挖苦别人,有的却表现为性格淡漠、与世无争。
(6)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使人捉摸不定,子女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甚至轻生厌世。
(7)分歧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常常意见分歧,各搞一套,会使子女无所适从,因而形成易生气、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投机取巧、好说谎等特征。
在以上各种类型的家长中,民主型家长抚养的孩子往往最幸福、快乐、正常。调查表明(石淑华等,1996),对孩子过分严厉、动辄打骂的专制型及溺爱型、放任型的父母抚养的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多。
有这样一些教育格言,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生活在批评之中的孩子学会谴责,生活在溺爱之中的孩子学会自私;
生活在仇视之中的孩子学会格斗,生活在娇纵之中的孩子学会任性;
生活在鼓励之中的孩子学会自信,生活在恐吓之中的.孩子学会胆怯;
生活在赞扬之中的孩子学会自尊,生活在礼仪之中的孩子学会博爱。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只有强烈的声音和悬空两种刺激可以让新生儿产生本能的恐惧的反应。儿童对其他各种事物的恐惧,例如:怕鬼怪、怕黑暗、怕狗、怕蛇等等,都是由于后天的生活体验或父母长辈等的影响所产生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恐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心体验。儿童总是倾向于否认自己内心存在的恐惧心理,尤其是5―8岁的孩子,喜欢夸口说:“我什么都不怕。”专家指出,否认恐惧的存在对于克服恐惧心理是无济于事的,父母若想帮助孩子摆脱恐惧的心理阴影,首先必须与孩子一起承认和面对恐惧,让孩子坦率地流露出他的恐惧。这样方可想办法帮助孩子。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呢?心理学家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孩子恐惧时家长不嘲笑
不要因为孩子害怕而对他惩罚或嘲笑。孩子对某种事物害怕、恐惧是极自然的事,家长不能嘲笑或骂孩子是“胆小鬼”、“窝囊废”,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因此而变得大胆,长此以往反倒会让孩子确信自己真是个“胆小鬼”。
父母不将自己的恐惧传染给孩子
幼小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感通常是受父母影响的。孩子普遍依恋父母,在他们的眼里,父母是安全的港湾。当发现父母对某些事物出现恐惧的神情,他们就会感到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由此产生恐惧。在日常生活中,母亲若害怕蟑螂、狗或老鼠。其恐惧心理及行为就会在有意无意中传染给孩子。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感,必须先克服自身不该有的恐惧心理。在孩子面前,对待令人不安的事物要表现出勇敢、沉着和坦然自如,这样才会给孩子增添克服恐惧的勇气与信心。
做游戏驱恐惧
用做游戏的方法驱赶孩子的恐惧心理相当有效。家长应针对孩子的恐惧对象去设计游戏,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恐惧的对象。例如,孩子对黑暗恐惧时,可以与他一块玩“救玩具娃娃”的游戏:将孩子喜欢的玩具娃娃放在一个房间里,与孩子一起冲进房里救娃娃。玩到高兴时,家长提议关掉灯玩,与孩子一块冲进房去,并且让孩子冲在前面,家长在孩子身后。几次之后让孩子自己单独冲进房去,家长用语言在房外鼓励他。孩子投身在游戏的欢乐里,可能就会忘记对黑暗的恐惧。假如孩子在游戏中意识到房间关了灯而感到害怕,可打开灯继续玩,待下次做游戏再找机会锻炼孩子的勇气与胆量。用游戏的方法逐渐增强孩子的勇敢精神,直至最后战胜恐惧。
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恐惧
孩子的“恐惧”有时侯可能是逃避现实或获取他人关注的方式。如有的孩子想同家长一起睡,让他单独一个人睡时,便说怕鬼、怕黑、怕老虎等,从而获取父母的重新关注;如有的孩子害怕上幼儿园后,会失去在家庭中“小皇帝”的地位与享受,就有意无意地说怕幼儿园的小朋友或某个老师。对于这类情况,父母要心“狠”一点,不能听之任之,同时要鼓励孩子别害怕。
逐渐使孩子对惧怕的事物“习以为常”
假如孩子睡觉怕黑,父母可看着他入睡后再离去,或亮盏小灯,孩子会比较容易睡着,以后便逐渐不怕黑了。若孩子怕狗,可花几天时间,让他多靠近较小的狗,然后教他怎样接近狗,与狗“说话”,如何同狗玩。
消除孩子对恐惧事物的神秘感
通常孩子的恐惧是因缺乏知识,或经验不足所致。若孩子生病了害怕吃药及打针,父母应向孩子说明吃药打针是为治病的道理,并培养孩子战胜恐惧的自豪感。比如孩子害怕闪电打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闪电打雷是怎么回事。父母可向孩子讲解产生闪电打雷的科学道理,也可以跟孩子一同计算由看到闪电至听到打雷声响的时间差,这样不仅能减轻孩子对打雷的恐惧,还可培养孩子对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平时不该让孩子看恐怖的电影电视节目,不应讲鬼神的故事给孩子听,更不能用子虚乌有的事物吓唬孩子。
我不愿意当组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心理压力
一天,女儿盈盈放学回家,告诉我,她不想再当小组长了。我问上大班的女儿为什么。女儿回答:“以前想当小组长,因为老师表扬我,小朋友也喜欢我,现在我不想当,因为小朋友都不愿意跟我玩,说老师总是表扬我。”我继续问:“要是小朋友都选你呢?”结果,女儿回答:“我可以让给其他小朋友。”盈盈平时很乖,能力很强,在幼儿园一直表现非常好,可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孩子却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心理压力。作为家长,我要不要跟老师反映,别让盈盈继续当小组长?怎样才能帮助盈盈应对这意外的心理压力呢?
案例中,盈盈的家长提出了两个问题。提出第一个问题,说明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是大班儿童,具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孩子需要决策时,家长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包办代替。其实,此时最好先跟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自己做出抉择。即便跟老师沟通,也最好先由孩子来完成。只有问题不能解决时,家长才可以考虑给予辅助。
盈盈能当上小组长,看起来似乎和能力有关,说明盈盈已经有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那家长更不必事必躬亲。是否继续当小组长,应该在和盈盈进行有效沟通之后,才能下定论。
第二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孩子遇到的困境也非常敏感。受小组长一事的启发,家长希望能够了解一些适合孩子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家长可谓用心良苦,帮助孩子构建强大的内心,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心理压力,这的确是现代家长应该认真对待的一课。
倾听孩子做好沟通
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来看,盈盈面对的是要不要当小组长的难题;从孩子成长发展的角度分析,实际上是孩子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遇到了困难,而这也正是大班主要的学习内容;从幼儿教育的角度来看,孩子表现出的些许退缩正是在提示我们,这是教育的契机。
大班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习如何看待自己,不断适应社会生活,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尊和自信,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解开盈盈的心结,不妨回到盈盈的真实内心与现实处境中寻找线索。盈盈的家长不妨选择一个相对轻松的时间,比如晚饭后、周末的午后,坐下来与女儿聊聊“小组长可以做什么”、“怎么当组长”、“为什么要当组长”、“小伙伴的排斥和老师的表扬真的有关吗”等话题。大班孩子已经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谈话也是他们很愿意接受的沟通方式。在亲密的谈话过程中,家长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潜在想法,带着孩子一起发现自己的困惑究竟是什么。
有了前面的沟通作为铺垫,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进一步叙述同伴排斥的细节和方式,帮助孩子构建积极的同伴交往。通常孩子在这件事情上出现同伴排斥,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孩子没有完全领会当组长的真正意义。
虽已是大班,但孩子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如果没有成人的进一步引导,还是会表面化。
如盈盈建立了“当组长会受到老师表扬,受到小朋友喜欢”这样的简单逻辑关系,在当组长的行为动机上,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因此,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考虑当小组长的意义,比如可以学会为他人服务,对集体有责任心等。同时也要让孩子了解到,当小组长也可能会受到委屈,比如为他人服务不好时会被埋怨,或是自己会很辛苦地做很多事等等,为孩子搭建更宽阔的思考平台。
二是孩子对于同伴的排斥,缺乏化解的能力。
同伴冲突、同伴排斥在中班以上的年龄段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大班女生当中,言语上的排斥、间接的排斥比较容易出现,这也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个体遇到困难时,作为本能反应,都会有逃避、后退和放弃的倾向。但当个体获得了应对的技能方法时,便能克服恐惧、畏难等一系列负性情绪,勇敢面对,加以解决。
盈盈一旦选择消极逃避,就会失去获得积极应对方法的机会,长此下去,容易产生消极心理,遇到问题就怕、就躲,最终表现为自信不足。
化解压力 勇敢担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建议家长逐一解除孩子的心理负担,鼓励盈盈继续勇敢地当小组长。
首先,还原事实,让女儿从夸张和虚构的假想中走出来。从小组长的设置上来说,一般是每个小朋友轮流担当小组长,每次都是有期限的,不会让某个小朋友一直当下去。因此,女儿所讲述的“总当组长,总受表扬,因此总受排斥”,应该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家园沟通后,发现的确像我们推断的一样,那么孩子之所以这样说,很有可能是为自己的放弃寻找借口。
其次,面对事实,为孩子提供几个小_招式”,化解她与同伴之间的小冲突。要让班上的孩子重新喜欢盈盈,必须要改变之前的印象。比如,带一些同伴喜欢的小玩意送给朋友们,或是让女儿学会点新本领进行展示,变个小魔术或是折纸等。小朋友们很快就会和好,玩到一起。
做好了上述工作,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想法跟老师说说。之后,家长再跟老师进行沟通,确认一下组长的安排是否适宜,孩子是否已经领会当小组长的全部意义,跟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提示老师保护盈盈免受其他人“嫉妒”的困扰,避免其他小朋友也出现类似情况。
强大内心长期应对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和成人一样,也会遇到各种困境,面临各种压力。很多事情在成人看来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对孩子来说确是很难受的。比如,刚进幼儿园时不适应,不喜欢幼儿园的饭菜或是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等等,都极有可能成为压在孩子心头的“大石头”。
有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能力,能感受和表达人类的全部情感(从愤怒到热爱),并能控制他们,而不是被他们控制。
如果我们接受上述定义,就会明白:愤怒和害怕也是人类健康的一部分,是救生情绪,只有在身体遇到危险时才应该产生,因为这些情绪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然而,有时我们并没有遇到任何危险,却有了一系列的负性感受,这是因为遇到了压力。当压力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时,它也是一种健康的情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孩子的斗志和上进心。如同不算严重的感冒发烧能够提升身体免疫力一样,这些小压力,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用急于消除或是极力避免。
因此,当孩子承受一些小压力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而应该利用好这些成长的导火线和催化剂。
但当压力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时,孩子会产生烦恼。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比如连续一个月,都为同一件事情焦虑和不开心,这时就需要积极引导,因为太久的压力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要让孩子把问题和压力表达出来,切忌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负性情绪。比如,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你能有什么不高兴?每天都是好吃好玩,我们就希望你开开心心的,别总是不高兴,行吗?”这样的反馈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闹情绪是不被接受的,觉得很羞愧。过度压制孩子的负性情绪,会给孩子带来新的心理压力。
还有的家长不把孩子的压力当回事,当孩子认真讲述后,表现出不屑一顾,觉得孩子的反应很可笑,甚至取笑孩子。这样的反馈会让孩子感觉心理上更孤独,压力更大。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内部要营造宽容的心理支持氛围,家长要善于抓住一些小时机,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对待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它。以下提供三种方法,家长可以尝试:
1.假装游戏法。这是一个“万能”的心理应对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假装游戏,让孩子通过假装游戏重温令人不舒服的情境。首先,由家长扮演孩子,由孩子扮演“压力源”,再现孩子感到压力的情境,家长表现出积极的应对;然后再让孩子扮演自己,在游戏中模拟的情境里,再次面临同样的难题,再次应对。一旦孩子在反复的假装游戏里宣泄了压抑,学到了方法,他们就会把积极的心理迁移到现实中去。
2.培养自负法。这是一个常常被忽视和误解的方法。自负并不完全是件坏事,有时孩子需要小小的自负,尤其是他们在受到打击以后,自负能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尊和自信。在孩子意志低沉时,帮助孩子准确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进行自己擅长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在这些自我肯定里拾起勇气,面对困难。
3.自主调适法。这个方法适合兴趣广泛的孩子。平日里,明确地为孩子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告诉孩子,心里不舒服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缓解情绪,比如阅读、绘画、户外运动、唱歌、做手工等等。孩子常常被情绪控制,这就需要家长的提醒。大多数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得到转移,继而消除压力。反复使用这种方法,孩子在应对压力时,就会很自动地采取暂缓的做法,待冷静后再解决。
[儿童家庭心理指导]相关文章:
1.儿童的心理问题
3.儿童心理特点
4.儿童特殊心理现象
9.儿童心理教育
10.单亲儿童的心理行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