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与生活

时间:2014-12-09 编辑:1035 手机版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知识的学问,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范式。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知识的加工过程和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

  认知心理学与生活1.关于信息加工过程

  可以从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来说明知识的加工过程。

  心理旋转

  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我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动力转换能力,也是一种评定空间智能的重要标尺,当某人提起你熟悉的朋友名字时,即使这位朋友不在眼前,你的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他(她)的形象。

  这种形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表象。以心理表象为基础,会产生一种奇异的现象,这就是有趣的心理旋转。心理学家把这种物体映像旋转的现象叫做心理旋转。在一个实验中,由于心理旋转的速度是相对恒定的,所以旋转的角度越大,所需时间也越长;旋转角度越小,时间就越短。

  心理扫描

  要求被试注视图上某一物体并形成表象点,然后让被试从心理的注视点“画”一条最短的线路到达目标点,记录反应时。实验结果发现,两点之间的距离越长,反应时越大,说明心理扫描的心理真实性。

  认知心理学与生活2.关于知识的表征

  层次网络模型与知识学习

  知识被编码后是以什么样的结构存储到头脑中的呢?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模型。柯林斯和奎利恩的语义模型认为,知识是以层次网络结构来存储的,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概念间不仅按上下级关系联系在一起,而且每个概念都有属于其自身的一些特征。这样,带有特定属性的概念就构成了一种层次网络系统。每个概念和特征在整个网络中都处于各自的特定位置。

  概念的意义是通过连线来决定的。比如“鸟”概念的意义,通过连线既与上属概念“动物”相联系,又与下属概念“金丝雀”相联系。同时,它还具有“有翅膀”、“能飞”、“有羽毛”等特征。

  另外,连线的方向表明某种关系只能是单向的。例如,鸟属于动物,但动物不一定是鸟。同样,鸟有会飞的特征,但会飞的不一定就是鸟。

  在知识学习中,应当运用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存储结构的理论,善于把教材中的一节或一章的内容以层次网络的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做无疑会给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有利于知识的存储。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否则就会忘记。”

  记忆线索与知识学习

  从长时记忆中检索信息时,往往要依据一定的记忆线索,并借助联想,才能有效地寻找到要提取的信息,记忆线索是有助于信息提取的刺激,是与要提取的信息有关的某些部分、特征或识记时的情境。一个概念、一种思想、一种组织、一张图片等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检索的线索。

  记忆线索可以激活有关的记忆痕迹,打通搜寻的通路。比如,学生在直接回忆发生困难时,就可以借助记忆线索,思考与要回忆的内容有关的各种信息,如学习某条定理时曾在其旁做过的记号、将它转换或简化成的代码、当时的学习环境等。这些带有触发性的记忆线索,有可能将长时记忆中处于静息状态的知识激活起来,实现提取的目的。

  依靠记忆线索进行检索离不开联想。联想是检索的基础,因为只有把记忆线索同要检索的内容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提取。利用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打通记忆线索与被编码的知识之间的通路,才可能有效地进行提取。

  记忆线索对知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把与目标知识有关的适当线索同其一起编码。不仅把知识本身组织得合理有序,而且把整个提取结构建构得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和有效性。在知识的提取中,只要激活一点就能迅速扩及其余。

  其次,尽量使学习情境与测验情境、知识的应有情境保持一致。当然,它们之间不可能时时处处相匹配,在不匹配的条件(如测验场地的变化)下,让学生在心理再现学习时的情境,有助于知识的提取。

  认知心理学与生活3.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模型

  巴德利和希契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不同,它不是由单一成分构成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三个独立的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

  这三个成分是: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8Executive8System)、语音回路(Phonological8or8Articulary8Loop)和视空间模板(Visual-spatial8Sketchpad)。

  其中,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它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之间的联系,还负责注意资源的管理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

  语音回路是专门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存储与控制的装置。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语音储存,语音编码可以在此保持大约2秒,随着时间的推移,编码的内容逐渐衰退以致消失;另一部分是发音控制,通过默读复述防止语音表征的消退。另外,发音控制装置还可以将书面语言和图形转换成语音代码储存在语音储存装置中。

  不过,口语的信息可以直接进入语音储存装置。视空间模板处理视觉空间信息,包括视觉元素和空间元素两部分。信息可以直接进入视空间模板(如直接知觉到的信息),信息也可以间接进入视空间模板(如从记忆中产生的表象)。工作记忆模型如下图:

  巴德利和希契的工作记忆系统模型

  长时工作记忆理论

  从长时记忆的角度来看,工作记忆是长时记忆中活跃的部分。工作记忆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短时工作记忆即长时工作记忆理论提出来之前所研究的工作记忆,也是一般认知领域中的工作记忆,另一部分是长时工作记忆,它只是在专业领域才存在,不是一般认知领域的工作记忆。

  短时工作记忆是长时记忆中已经被激活的要素,短时记忆中的要素是处于活跃状态的,其通达是十分迅速的,几乎是即时发生的(Sternberg,1969)。而长时工作记忆是通过提取结构与短时工作记忆中的要素相连的长时记忆中的要素,处于等待提取的准备状态,长时工作记忆要素的通达需要通过提取结构提取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不是即时的,需要大约400ms(EricssonT和 Kintsch,1995)。

  工作记忆经典理论:

  短时工作记忆是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包含大约4-7个组块。

  埃里克森和金茨的长时工作记忆理论:

  长时工作记忆是通过提取结构与短时记忆中的组块相连接的长时记忆的部分(灰色的圆圈)。

  工作记忆在知识的存储与提取中的作用

  首先,工作记忆可以完成对信息的编码。我们知道,外部世界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种形式的信息,必须经过转换,变成人的头脑适宜的存储形式,才能进入到长时记忆库中。

  这一信息的编码过程是靠工作记忆来实现的,没有经过工作记忆这一信息加工器对信息进行编码,变不成表象的或语义的代码,大脑就无法接受它。这就如同计算机的工作一样,当面对一系列含义丰富的汉字时,计算机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将这些汉字转换成另外的一种代码,计算机才能接受它。因此,没有工作记忆对知识的编码,就没有知识的存储,对学生来说,知识的学习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在工作记忆中,经过精细复述可以提高长时记忆的保持量。在概念聚类实验中,给被试者呈现一个随机排列的词表,如桌子—猫—苹果—铅笔—床—狼—桔子—毛笔—椅子—梨—铅笔—狗,学生学完词表后进行自由回忆。结果表明,按词的类别如动物(猫、狗、狼、)文具(毛笔、钢笔、铅笔)、水果(桔子、苹果、梨)和家具(桌子、椅子、床)进行回忆时,回忆的词的数量要大得多。

  在我们的阅读理解实验中也发现,对随机呈现的故事的句子的聚类能力(即把随机排列的句子复原成完整故事的能力)越高,回忆的句子的数量也越多,这说明,经过工作记忆对知识进行了精细的深加工,把当前学习的知识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后,可以大大提高知识的存储量。

  再次,通过工作记忆的组块策略可以提高短时记忆的容量。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G.A.M8iller)在他的著名论文《神奇的数字78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些限制》中,明确指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

  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已为大量的实验所证实。怎样在短时记忆有限的存储空间里提高总的记忆容量呢?米勒提出了组块的概念。组块既指一个熟悉的认知单元,也指把若干个较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一个初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说可能是7个或更多的组块,而对我们来说,它则是一个组块。组块策略实质上是指对信息进行再组织或再编码的一种方法。当外界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人们利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把这些信息重新组织起来,建构成人们熟悉的较大单元。

认知心理学与生活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