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约炮这个词越来越泛滥,那么身为女生的你,为何你想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为何你想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女性约炮的心理分析
研究表明:大部分女性约炮的动机往往超出了单纯的性需求,而她们约炮后往往伴随着负面情绪。那么,女性约炮的背后,到底有哪些需求呢?
约炮最大的好处:低投资高收益
有篇发在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上的文章对约炮行为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作者将其归纳为一种随意、没有承诺的性关系,没有承诺、无需负责就是人们选择它的最大理由。
人际关系中的吸引力来源于某种奖赏意义,即跟他人接触时所获得的令人高兴的经验或物品。比如他高大帅气的外表让我们赏心悦目,他的温柔体贴让我们感到温暖。而在关系中,代价总是与奖赏共存,这个代价是令人不悦的经验,比如金钱开支、投入的时间精力等。现实交往中,人们总是倾向于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奖赏。
与长期的亲密关系相比,约炮这种短期的性关系,显而易见的好处就在于低投资高收益,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聊天,见面,吃饭,上床,分开……简单而直接,省略了恋爱中的繁琐细碎,直奔主题,彼此满足后也无需承担责任,如此高效又纯粹的性关系,恐怕少有人能抗拒。
如果真是奔着性需求去的,那约炮确实是最简单直接、互惠互利的好方式,然而似乎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那么清晰自己的需求,错把某些情感需要简单归为性欲了。
相关研究表明:女性约炮不单纯为性
一批美国研究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约炮,并且男性和女性约炮的目的大相径庭,男性约炮通常是因为想和对方上床,而女性约炮的目的往往超出了单纯的性需求。
对于男性来说,约炮主要就是为了性爱,同时又不用做出任何承诺。而女性则希望最终能和炮友成为长期的恋人。所以,女性一般会在认为两人合得来,喜欢对方性格的情况下,才会同意约炮。
约炮行为中,男性的满意度要高过女性,如果两人相处愉快,很多女性会尝试建立一种联系,但男人不会,所以很多女性在事后会感到失落。
除了生理需求,姑娘为何而约?
1、获得“微小恋爱”的愉悦感
每次见面,就像一次微小的恋爱,每次离开就像微小的分手。这场微小的恋爱,包含了大部分真正恋爱能获得的愉悦感;而微小的分手,又不会带来太惨重的代价,即使有遗憾或失落,也会借由“低成本投入”得到安慰——“大不了换一个啊!大家都是玩玩嘛”。
2、我只是想要一份陪伴和温暖
一些女性由于原生家庭或性格原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常常感到孤独和空虚,她们渴望亲密关系,但因为和他人很少连接,难以进入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这时她们也有可能选择这种看似能快速与人进入“高度亲密”的行为,得到暂时的温情。
3、摆脱束缚和压抑,寻求自我放纵
原生家庭中被打压和管束严重的孩子,内心会积压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待到脱离约束的时机,她们便像脱缰野马一发不可收拾,她们会带着一种近乎报复或补偿的心理去体验所有没有体验过的事。
4、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被需要的
当人们处于失恋、事业生活不如意等状况时,自我认可度低,情绪低落,可能也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关注和认可。通常在性爱中我们会强烈地感觉到被爱、被需要、被渴望,这个过程中会让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提升。
5、逃避对伴侣的不满和抱怨
部分女性对伴侣心怀不满,却因为害怕冲突,害怕分开的代价,选择得过且过但又不甘寂寞。于是选择在固定关系之外寻求伴侣未满足的需要。因为炮友不谈未来、不给承诺,约炮比一般的出轨更加安全。
女性的约后体验:其实并不愉快
英国达拉谟大学教授安妮?坎贝尔在(Anne Campbell)研究中指出:“目前,大部分的女性其实还不能像男性那样适应约炮之类的短期性关系。因为对她们来说,寻找长期而稳定的性伴侣,不管是否出于自愿,已经形成一种世代相传的使命,这使得女性在求欢时,更偏爱质量而非数量。即使她们为了纯粹的生理需要,压抑这种世代相传的使命意识,事后也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
这些负面的情绪包括: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性满足感,觉得自己被当成性工具,担心自己的名声被损害等等。最为普遍的负面情绪是,很多女性表明虽然并不在意和对方相处的时间之短暂,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欣赏和尊重,却让她们倍感受挫。
综合相关研究和网络调查结果来看,约炮对于女性而言未必是“低投入高收益”的。
首先,单从过程中的体验而言,我们是否真的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珍惜、被爱护?我们是否真的能体验到与对方高度亲密的愉悦感?我们是否真的能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爱与幸福?尽管有人会认为他们可以把爱和性分开,但科学研究以及大多数人的生活体验证明:性满足和亲密关系的满足是并驾齐驱的。
其次,事后爱上炮友,是个多么难堪和悲伤的故事。据某自称“倡导高逼格约炮”的自媒体大V介绍约炮江湖的三大法则“不说出去;不留照片;不提过去”,而多多少少抱着感情成分的姑娘,在啪啪啪后真的能做到约完就完吗?一旦你走了心,炮友依然走肾,你得爱的多痛苦、多无望?
最后,约炮可以作为解决我们性需求和暂时缓解孤独的方式,却无法拯救我们的爱无能。我们无法感受到被爱、无法用心地去爱别人,约完分开后我们依然孤独而空虚,这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一剂镇痛药,药效消失后我们依然痛苦。
知己主义观点:
男女性观念的差异决定了女性难以在约炮这种短期性关系中得到满足,在媒介大肆宣扬“约炮无罪!”的时候,先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约炮背后的痛——爱无能
“约炮”一词,常常让我联想起几年前流行过的一个新创词——爱无能。它源于同名书籍,简要含义即:对爱无能为力,渴望爱却不懂如何爱。
“约炮”现象借由互联网传播披上了光环,一个曾经极其隐晦的行为被毫无顾忌地搬到大众视野之下并呼声提倡,这和现代人的性观念、婚姻观等意识的变化有关。同时,现代人缺乏爱的能力也是一大原因。很多人约炮的背后,其实是对被爱的渴望、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正是由于爱无能,我们宁可选择这种较为保险的短暂关系。
“爱无能”常见的表现:
1、过度自卑,觉得自己没钱没颜没条件恋爱。
2、心理年龄小,觉得谈恋爱累,还不如保持炮友关系,不愿意承担责任,拒绝对任何人做感情承诺。
3、苛求完美,旷日持久地等待着自己的白马王子梦中情人,结果始终没有遇到一个完美的恋爱对手。
4、自我为中心,喜欢被人追,喜欢被人宠爱,一定要以自己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无视恋人的情绪。
5、受过情伤,不再相信有爱情。即使喜欢上谁还是抱有怀疑态度,带着心计给自己留一手。
6、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恋爱的目的就是该结婚了。一旦关系确定就什么都无所谓了,满脑子现实问题,怎么攒钱买房子买家具。
7、避免亲密关系,即便做爱后,也迅速离开。
8、过度依赖和控制,恨不得24小时黏着爱人。
9、反依赖、冷漠,保持距离,若非亲密需求,其它时间不联系。
10、不懂甚至拒绝与爱人进行深入的感情沟通,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造成假亲密。
……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爱无能”?
其实爱的能力,并不是我们80、90后才出现了问题。而是随着个人主义的日渐渗透,我们的祖辈父辈所崇尚的那套东西越来越难以抑制我们的自我意识和对自由的渴望了。但矛盾在于,我们的心理年龄又普遍偏小,精神上无法处理生命个体面临的孤独与艰难,于是在渴望爱与渴望独立自由之间挣扎。
从个体性格的角度去追根朔源,“爱无能”还是要回头看我们的原生家庭。因为,我们外界的关系,由我们儿时跟父母的关系、以及我们和自己来决定。
任何功能不良的家庭,都可能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不懂爱、不会爱。
约翰.布雷萧在《家庭会伤人》中说:“人若想看到自己,就需要一面镜子,在我们生命的早期,抚养我们的人就是那面镜子,倘若他们接受我们的本能、真正喜欢我们,我们就更有可能建立起自信和自主能力,成为一个独立、健康、有爱的人。”而这样的幸运儿其实是少数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长。
哪些家庭因素可能导致爱无能?
·忽视、关注不够
孩童的基本恐惧会因和照顾者关爱的同在而减轻,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当的分离练习后照顾者的形象就进入孩童的内在自我,形成“内心的恒久对象”,即形成“妈妈还在,妈妈一会儿就回来”的信念,这样孩子会在分离时得以安心。而破碎的家庭、照顾者的缺席等情形,会阻碍内心恒久对象的形成,在成年后会一直依赖环境,向外索取安全感,渴望被关注和照顾。
·过分溺爱
过分保护和溺爱,限制孩子自主性的家庭,会阻碍孩子的心智成长。这样的孩子在恋爱中通常任性、孩子气,需要人宠着惯着,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注别人的能力。
·过分严苛
父母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总是打压和否定,一犯错就要打骂,这可能会造成孩子安全感和价值感的双重缺失,害怕、担心、自我否定、完美主义或强迫症等,这可能导致我们对自己和伴侣过分苛刻挑剔、或者彻底跟感受隔离,丧失感受能力。
·强烈的控制
家庭中父母把孩子当成满足自己私心的工具,以爱之名来控制孩子,会导致孩子放弃自我,以假我示人。孩子的想法和感觉不被接受,自贬心态渐渐内化。长大以后可能就没有选择和为自己负责的能力,缺乏主见立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颠沛流离,寄养
儿时被来回寄养,频繁更换环境的孩子,也是会缺乏“内心的恒久对象”,缺乏安全感,同时他们可能会始终没有家的归属感,成年后频繁换恋人或性伴侣但永不知足。
·单亲,和母亲相依为命
父爱缺失,长大以后可能会一直迷恋比自己大的男性,也可能在两性关系里缺乏克制,甚至不惜做小三当情妇。
……
如何治愈“爱无能”?
自我价值感不足、安全感被破坏,是导致爱无能的最根本原因。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认可,在充满羞愧和自贬的家庭中渐渐失去自我价值,看不到自己有的、做到的部分,看不到自己的可爱之处。无法爱自己的人,必然也无法给别人爱。
因而,学会真正意义上的“爱自己”,是治愈爱无能的第一步。看到自己拥有的部分,看到自己的可爱和珍贵,而不是在不合理的比较中挑剔和责怪自己;看到自己做到的部分,关注和感谢过程中自己的努力;接纳真实的自己,尽管她不完美,却一直陪伴着你;和我们的父母和解,因为他们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爱……
第二步,学会接收和感受到别人对你的爱。当你完成的第一步,能够感恩自己拥有的和做到的,那么你就不难看见别人给你的爱。停止自我保护和防御,用开放的心去接受世界对你的温柔和爱。
第三步,给予别人爱。怎么给?在这里借用萨提亚“爱的五种语言”:
①肯定的言辞——发掘并在言辞中肯定对方所做的事情;
②好品质的时间——付出你个人时间,像一起去散个步,共度周末;
③接受礼物——能够表达出爱的礼物;
④服务的行动——为你的配偶做一点事,任何一件你觉得对他而言意义重大的事;
⑤身体的接触——亲吻、拥抱、拍背、握手、同房等。
知己主义观点:
约炮并不能拯救我们的“爱无能”,如果我们真正想要的是爱与幸福,那么唯一的方式就是从爱自己开始,去学习如何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