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迫症危害需知道

时间:2017-11-08 编辑:护托 手机版

  关注“教育强迫症”

  前不久,美国的一位华裔妈妈、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的育儿著作《虎妈的战歌》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她以“中国式”的教育方法严格管教两个女儿: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不准看电视、玩游戏,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有时还大骂表现不佳的女儿是“垃圾”。这些雷人的育儿经验和“咆哮式”的教育方法,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教育的热烈讨论。

  有人认为,《虎妈的战歌》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成功诠释,为“虎妈”叫好;但更多人认为,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中国妈妈的“悲歌”,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就连欧洲的一些教育专家也表示,如果让“虎妈”式教育在他们国家推而广之,那么真会让人为孩子们担忧。

  然而在中国,“虎妈”式的教育非常普遍,“虎妈”式的家长比比皆是。众所周知,几乎是从孕育生命开始,中国的家长们就对孩子充满了希望,胎教、早教、幼教、中小学教育,每个阶段都丝毫不敢马虎,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实施严格的培训计划,以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学外语、学钢琴、学画画、学奥数,每一科都要成绩优异,每一项都要出类拔萃。为了给孩子陪读,有的家长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有的甚至甘心做全职母亲。中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出的狂热和非理性,就像患了精神“强迫症”一样。

  其实,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家庭教育中,一些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患有这种“教育强迫症”。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为评价办学成效的主要指标,为名校输送更多学生成为许多学校的矢志追求,班级之间、校际之间和地区之间,都明里暗里忙着进行升学竞赛,有的地方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山东省沂水县就曾以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狠抓应试教育:“全县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任务是,中考优秀率保持全市第一;本科进线人数、重点本科进线人数和万人比全市第一……”目标如此明确,要求如此具体,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教育强迫症”折射出的,是人们对教育的焦虑。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许多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充满更高期待,寄予更大希望;即便是在美国,也并非人人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而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依然存在;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制度,难以公平科学地选拔人才……这些,都使得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深感焦虑,“教育强迫症”也由此产生。

  治理“教育强迫症”,良方是教育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教育真正走出应试的桎梏,真正走出功利主义的误区;只有改革,才能使“中国式”教育更富人文关怀,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从而逐步消除人们对教育的焦虑。

  洁癖通常是一种内心的焦虑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事例1:吃水果要泡3个小时

  王辉小时因吃没有洗过的水果,拉肚子了。爸爸告诉他果皮有很多的细菌,如果不洗干净就会得病。从那以后,王辉无论是吃水果还是蔬菜,都要泡3个小时以上才放心。

  事例2:洗10次澡我才安心

  18岁那年张红被性骚扰了,从那以后她每次洗澡都要洗10次。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干净,无论什么时候她只要想起了这种事情,就会洗澡。

  事例3:外面的世界有细菌

  张小姐担心外面有很多细菌,每次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脱掉挂在门口,从来不会把衣服拿到卧室、客厅,希望把自己的家和外界隔离。

  事例4:世界上最脏的就是钱

  小杨是一名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钱很脏,“我手中的钱可能被很多人拿过,他们做什么工作的都有,而且钱又不能洗。”小杨说。但凡和钱有接触时,他都会戴上手套或用纸隔着拿钱。

  教育过度会引发洁癖情结

  看到以上这些事例,相信很多人表示不解的同时又会替他们惋惜,觉得这样很累,也影响日常的生活。那么这些洁癖习惯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何茹指出,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比如,患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清洁而患上某些疾病,从此以后就经常洗手;有人认为性生活也许会染上艾滋病,从此就对此十分戒备;还有人是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患上洁癖的,他们用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去除内心的焦虑……

  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度,比如给孩子一个过分的清洁教育引导等,也会引发孩子洁癖行为的产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旭梅说:“很多洁癖患者并非天生如此,成长经历中,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健康清洁教育过度,引发他们把这些想得非常严重。而过度的清洁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可谓根深蒂固,长大后就会对这种东西过分地在意了。”

  喜欢干净 不一定就是洁癖

  何茹说,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两三分钟就洗完了,这完全不耽误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也不是洁癖。

  有些做服务性行业的人,例如护士每天接触的人很多,平时经常会触摸眼睛、嘴、身体等器官,像这样的人经常洗手就不算洁癖,因为是常识性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我的一个保护。如果是单纯的爱干净,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称之为洁癖。

  何茹表示:当洁癖影响你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时,比如说为了清洁可以不吃不喝,连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触,连班都上不了了,那这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就是洁癖了。

  缓解焦虑 分析产生的情景

  洁癖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缓解这种症状,是他们最想摆脱却又最难以实现的目标。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既然洁癖患者大多是由于心理焦虑产生的,那么缓解他们焦虑情绪应该是治疗该疾病的突破口。

  何茹指出,要帮助患者分析洁癖行为产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同时,也要知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会让症状表现突出。当患者重新认知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针对此疾病,何茹表示,患者大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心理治疗,并且根据个人的情况、症状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强迫症的危害表现在哪里

  强迫症的危害是比较大的,除了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之外,也会影响患者的亲属,影响了患者家庭职责和工作职责的履行,因此要及时进行治疗。

  强迫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和工作功能受损:是指工作和职业活动的能力、质量和效率,遵守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等功能的受损。

  2、婚姻职能受损:婚姻职能仅指已婚者。指夫妻间相互交流,共同处理家务,对对方负责,相互间的爱、支持和鼓励功能的受损。

  3、父母职能受损:父母职能仅指有子女者。指对子女的生活照顾,情感交流,共同生活,以及关心子女的学习、健康和成长功能的受损。

  4、社会性退缩:社会性退缩指主动回避与他人交往。鉴于自己的异常精神状态,患者朋友会主动采取规避社交关系网里的应酬。

  5、家庭内活动过少:指在家庭中不做事,如分担家务,参加家庭娱乐,讨论家庭事围、当地和全国的重要消息和新闻,也不与人说话的情况。

  6、封闭的自我,负面情绪滋生:甚至现在越来越多的强迫症患者会伴随忧郁焦虑情绪,而忧郁症焦虑症患者也会出现强迫症状。

  7、部分强迫症患者还会出现妄想思维:有的出现做下流不道德行为的念头,或怕自己做出伤人害己的行为,但这些行为都没有发生,如见到女性就想到性行为,看到剪刀就出现要刺某人喉咙的念头,并害怕真的会干出这种事,有的脑中总要出现与耳闻目睹相对立的语物,如听到说“好”,脑中就想到“坏”,见到红色,脑中却要想到黑色。

  用接纳与行动战胜强迫症

  治疗强迫症,要走向康复就必须先学会接纳强迫症,然后再用行动去克服它。

  一、接纳的艺术

  无条件接纳真实我,接纳生命中的一切。

  一般来讲,真实我是未经大脑的逻辑思维,而做出的第一反应。真实我体现了性格自动自发的选择机制。真实我就是原原本本的你,你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你应该是什么。真实我不必刻意去寻找,只要对自己真诚,解除心理防御,他就会浮上来。

  强迫症的症状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本质上是相同的,患者的潜意识里有一种不安全感,潜抑着恐惧能量,就是这个能量控制着患者,使他们形成明显违背自己意愿的症状。症状的意义在于消除内在的焦虑,获得安全感,但症状的表现明显是不现实的、过度的、甚至是荒唐的,这就使患者产生有意识的抵制,继而产生二级焦虑。

  由于患者对真实我的不接纳,潜抑的恐惧能量就得不到宣泄,内在的焦虑就不能解除,症状就永远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无论患者采用何种疗法,都不能从根本上痊愈。这就是无条件接纳的奥妙所在。

  接纳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宏观接纳,即观念和意识层面的接纳,二是微观接纳,是指感觉和潜意识层面的接纳。感觉是接通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许多患者道理明明白白,可就是老在理论概念上打转,而做不到真正的接纳,或者把接纳当作治疗的手段,而形成对接纳的新的强迫,其原因就是只停留在宏观接纳,而没有进入微观接纳的缘故。

  宏观接纳我们已经说的够多了,其实这就是宏观上认知领悟的过程。我们在宏观接纳的前提下,只有进入感觉层面的微观接纳,才能接通潜意识,把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出来。我说的对行动的投入,其实也具有这个效果。但有时我们很难做到对行动的完全投入,因为有强迫的干扰,所以,就有必要采用一下天涯老师的观照技巧。当强迫和焦虑出现时,放弃抵抗,停止理性判断,任症状充分表现,并像一个局外人一样,静静地观察。然后,再进入自我,与真实我合成一体,体验症状下面恐惧的感觉,并接受下来,再寻找恐惧源,看自己究竟怕什么担心什么?继续想象和感觉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然后毅然接受下来。

  可也不能迷恋和纠缠这种感觉。你不能停止行动,该做什么要继续做,我相信,这种内观静心的效果,会增添你行动的自信和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的,不可照搬教条,要摸索尝试适合自己的方法,譬如,当症状不是很重,出现的强迫念头比较轻微,而你正在与人交谈或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当头棒喝法——停!再譬如,对于强迫行为(动作),在公众场合很难任其重复下去,从行为疗法的角度,我们也不能任其重复下去,这就需要及时觉察症状,并转移注意的中心。当然,这些实际的应对措施,只是权宜之计,或治标之法,它们并不违背接纳的大原则。接纳的精髓,是开放灵活的思维,是从“应该不应该”的两极化思维定势,向“可以不可以”的自由选择意识的转化。

  认知领悟——宏观接纳,内观静心——微观接纳,然后是指向目标的、永不停歇的行动。

  二、行动的艺术

  心理问题既然从生活中产生,也得在生活中加以解决,性格的改变也一样,任何与生活脱节的疗法都是不可取的。生活就是行动,永不停歇地行动,直至生命的终点。

  强迫症患者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如果不消除症状,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于是就把主要精力用来寻医问药,产生异常的急躁情绪。

  除了症状极为严重的个别患者,多数患者都不能把症状作为不能行动的借口。不错,症状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痛苦,并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是,我们仍然有能力去做许多事,而且只要多花一点时间坚持去做,也能够把事情做好。所以说,我们有时欠缺的只是勇气,或者说,欠缺一种不怕失败、不怕丢人现眼的胆量。

  丰富充实的生活是强迫症的良药,无所事事的自我封闭,是症状发作的温床和动力。

  不要对接纳产生误解。接纳绝不是消极的,真正的接纳为积极行动提供了心理能量,是一个新的开始。不要把接纳当作治疗的手段,也不要把行动当作治疗的手段,把接纳当作一种生活智慧,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吧。从此接纳将伴随行动的全程,伴随一生。

  不要对自己的症状和缺陷耿耿于怀,别人的优点在你身上也都具备,只是暂时未经显化而已。要想使这些正性品质表现出来,绝对不是靠压制和排斥自己的缺陷,而是通过积极的行动,在接纳基础上的行动。

  行动吧,把成败得失放下,把是非荣辱放下,把悔恨忧虑放下,把毫无用处的虚荣心抛到爪蛙国。行动的本身就是强迫者的成功。生死由命,事在人为,我们所能掌控的只有当下的行为,我们所能感受和享用的,只有现在的时光。

  先是意志行动,随着行动的坚持,你会从中产生兴趣,进而形成习惯,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就逐渐建立起来了,这就是真实我的强大,和性格的改变过程,至于症状,早就在不知不觉中缓解和消失了。

  强迫症自我治疗的心得体会

  当强迫症状发生时可能经常会为一些莫名的负面情绪所困扰,使自己陷入心烦意乱的境地时,不妨让自己从一团乱麻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先放下所有手上的事情,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做一些简单的自我放松运动,最简单的方法是先闭上眼睛,连续做三次深呼吸运动,尽情地感受身边的鸟语花香,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你才会发现自己才是世界的主宰,没有什么可以干扰你的内心,之前的一切痛苦都是自己在与自己的内心过不去,找到这份曾经遗失的美好,这有助于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找出问题的症结,你就能发现自己的世界还是由自己来主宰的。如果你能感受到这种内心的强大,那么强迫观念也就无从入侵。

  心理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摆脱这类强迫思维的困扰:

  首先,学会克制自己的冲动,带着症状去学习、生活。强迫症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钻牛脚尖,当陷入纠结性的情绪或状态时要及时转移注意力,不要急于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其次, 在强迫症状发生后要及时反思强迫症状发生的过程,尤其是症状发生的诱因及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切断痛苦的源头。对于强迫症人而言,常常会为一些非常简单的想法纠结而难以自拔,以强迫洗手为例,真正担心的并不是手干干净的问题,而是担心手不干净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并由此陷入无尽的遐想中,只要走出来发现问题的源头其实就会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大家的习惯都是一样的,对于别人来说,任何事都没有发生,对自己也同样如此,如果当能放下这些毫无意义的想法后,自己的强迫症状就会消失。

  总之,对于强迫症人而言,最大的挑战并非强迫症状本身,而是强迫症人自己,因此,强迫症人在关注症状的同时还必须优先关注自己的内心,聆听内心的声音,才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心结,最终彻底摆脱强迫症状的困扰。

  关于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是指病人整天多疑多虑,胡乱推理和判断,思维发生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患者可伴有幻觉,但无其他明显的精神症状。

  关于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症的病因是什么?

  这种病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及性格特点,外因就是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及脑部器质性变化。 资料显示,在我国,被害妄想的发病率已经超过总人口的千分之三。但令人担忧的是,人们的知识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很多,精神卫生知识却相当贫乏,相当一部分人感到恐惧、焦虑、郁闷时找不到恰当的排解方法,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家人或朋友都不会把它当成病,本人也不愿承认自己有病。轻则沉闷于心偏离了正常生活轨道,重则危及社会治安,造成严重的社会事件。

  什么原因导致患上被害妄想症?

  “妄想”是指病人整天多疑多虑,胡乱推理和判断,思维发生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患者可伴有幻觉,但无其他明显的精神症状。

  为什么会患妄想症?

  1.主要障碍为缺乏对其他人的基本信赖,其特点在于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来处理其心理困难,而导致系统化之妄想。

  2.性格多敏感、容易猜忌,且比较自私自利并以自我享乐为目的。

  3.通常毛病是无法看轻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看法,也缺乏认识自己动机与态度的能力。

  4.有不少妄想的病人,内心可能有一些其他人认为是不可告人之秘密,内疚感和恐惧感非常强,很怕人知道。

  5.妄想内容除受个人因素影响,有些病人发病还因为所处于特殊环境或长期紧张状态,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此外,物质生活富裕且子女配偶都不缺失的老人,在家太寂寞也会患妄想症,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家人和社会忽视。这种长期精神孤独的“空巢老人”应引起家庭和社会关注

  要避免患病,人们要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多种有益爱好,保持思维开阔。除此之外,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交治疗也是需要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如果患有“被害妄想症”,请及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教育强迫症危害需知道]相关文章:

1.强迫症的危害介绍

2.强迫症的危害与治疗

3.关于强迫症的症状和危害

4.职业强迫症有什么危害

5.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强迫症疾病

6.强迫症

7.强迫症有什么害处 如何预防强迫症

8.小儿强迫症常见的强迫症状

9.呼吸强迫症

10.强迫症的行为

教育强迫症危害需知道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