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还是人生的成长期,因此心理健康对往后的性格成形很重要。小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坚定而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小学是阶段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是情商,智商逐渐提高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们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第一阶段,在这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但是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把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情况放在心理健康的理论高度上来研究,总认为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还不会用心去想问题,至于犯错误,只是家教不严或者不懂事。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据专家调查和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会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夏威夷大学,联合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原国家教委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20.23%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障碍。以此推算我国约二亿的大中小在校学生有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就高达三、四千万之多,这简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 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下面,我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谈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90年代后期,教育部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教给学生将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素质和技能,而这其中,心理素质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部分来抓无可厚非。其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的需要。很多教师,特别是年纪稍大的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一张张稚嫩的娃娃脸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心灵是纯净的,还没有收到社会的污染,不会存在心理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社会变更。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变动非常大的时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教师们可能真是无忧无虑,没有什么心理困惑,亦或是他们那个时代,中国还没有心理健康这么一说,所以会造成教育工作者忽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比如说社会上的物欲横流,让学生们产生了“攀比风”,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使学生们接触到了在他们这个年纪本不应该触碰的黄毒,这些社会状况都会对学生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更别说“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其次,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其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噪、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的建设祖国的生力军,如果今天他们的心理出了问题,毫无疑问,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就令人担忧。我的一位已经作古的教师同事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我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努力使他们都成人。成为正常的社会人。"他所说的正常的社会人,应该就是指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
总之,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发展。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观。
2、有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幻想。
5、适度的接受个人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等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可以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能集中注意力。
7、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8、既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9、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与被爱的能力。
10、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