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爱情长久,应该要做什么呢?那就是接地气,下面长久的爱情需要接点地气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几年前,我在一个博客上读到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文章讲的显然也是一个我了解并不多的话题。但颇具参考意义的实际上是其语气和底层的世界观,而不仅仅是内容本身。
这篇文章题为“婚姻持续15年的15个方法”(15 Ways to Stay Married for 15 Years),作者是莉迪亚·内泽(Lydia Netzer)。第一则建议是“生着气睡觉”,通常人们给夫妇提出的建议都是,睡觉之前要解决所有的争论。但是内泽写道,有时候还是要直接睡觉,人又累又恼怒时,熬到很晚都不睡是一点用都没有的。“早上吃几片薄烤饼,所有事看起来都会好很多。我发誓。”
另一则建议是,在众人面前夸耀你的伴侣,而且让对方无意间听到你的夸耀。
之后,她告诫妻子们,应当与闺蜜订下一个“丈夫规约”。
“丈夫规约要这么写:我承诺倾听你抱怨你的丈夫,即使是用最狠毒的措辞,但这并不会影响我对他的良好评价。我认同你最尖刻的批评、接受你最灰暗的预测,在你形容他是丑陋的怪物时,我会点头、皱眉、叹气。等到争吵结束,爱又像美丽的阳光一样在你生活中闪耀时,我承诺会忘记你说过的所有话,再一次把他当做最有魅力的王子。”
无论是对于爱情、生意,还是政治,多数的建议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我们可以强令自己变得理性、正面,而且通往幸福的正确道路是一条直线。那些属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学派的作家们,实质上是在告诉你,通过自律把自己变成超级巨星,所有事就都能有很棒的结果。
然而内泽的文章却方便地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我们都是弯曲的木材。我们在不同程度上是愚蠢的、软弱的,而且经常完全无法解释——我们一直都会这样。就像康德所说的那样:“以人性这种弯曲的木材,根本做不出什么直的东西。”
持这种弯木心态的人,常常会观察到生活中满是反讽。
知识界的生活满是反讽,因为很聪明的人常常会做最蠢的事情,原因恰恰是他们因才智而无法自持。政治充满反讽,因为有权力的人以为自己能取得超出自身能力的功绩,进而招致灾祸。婚姻也满是反讽,因为你要尝试与一个草率脆弱、邋遢凌乱的人,建立一段纯粹的关系。你会面对惊人的反差:一面是在爱情中窥见的一鳞半爪的纯粹,另一面则是他会在家里乱放用过的纸巾,简直能把你逼疯。
持弯木心态的人,会试着在五味杂陈的起起落落之间,寻找喜剧般的情节。内泽对婚姻的忠诚,持有一种狂热的信念:“你和你的伴侣,两人是一个团队。你们合力对抗全世界。不能允许其他任何人进入这个团队,其他任何人永远都不能理解这个团队的规则。”然而这篇文章也令人哭笑不得地承认了人的荒唐。如果你必须要对某人的母亲,抱怨丈夫最近犯下的大错,她写道,那就向他的母亲抱怨,而不是你的母亲。“他的母亲会原谅他。你的却永远不会。”
持弯木心态的人,会努力采取一种愉悦而喜爱的态度。
有这种态度的人会发觉,恼人的事讨人喜欢,笨拙的事惹人怜爱。这样的人会努力记住,我们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到的自己,总会比站在他人的视角显得更崇高。
持弯木心态的人是反对完美主义的。两个人协同努力时,总会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候你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地接受某种安排。必须要设计一种包含足够多让步的结构,来承受人们把事情搞砸的时刻。必须要将就地接受(satisfice)——司马贺(Herbert Simon)用这个词来表示任何一种并非最优,但效果恰巧足够好的选项。
事业无论大小,往往都要经历两次新生:
第一次带来纯粹,第二次带来成熟。《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的理想主义,后来让位于《宪法》中冷静的制衡。爱开始时是激情,到后来就成了拼车。
第一次新生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崇高的愿望,但第二次新生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人们开始喜爱脆弱。(你有没有注意到,与来自美丽城市的人相比,来自丑陋地方的人,对家乡城市的爱更不屈不挠?)
我们遇到的那些成熟的人,常常持有这种弯木心态,因为他们已经从经验中了解到,不完美有多么顽固,以及怎样与每一个愚蠢的过失为友。就像桑顿·怀尔德(Thornton Wilder)说过的,“只有负过情伤的士兵才能去服爱的兵役。”
延伸阅读:
没有仪式感的爱情很难长久
前段时间采访成都有名的婚礼主持人,她说:“我一直主张婚礼要有仪式感,展现出我们对于内心情感的尊重。”
“仪式感”三个字让我记忆特别深刻。
《小王子》里有一段话。
小王子来找狐狸。“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爱情里的仪式感是什么?是你在这场感情里投入的心思、精力和努力的表现形式。
我们总是想,为什么现在的感情那么不可靠?为什么人心说变就变?是因为我们为爱情付出的越来越少,爱情的成本越来越低,人类的本性偏偏是付出越少越容易不珍惜,于是我们并没有把一场不劳而获的感情当一回事儿。
男孩子看上一个姑娘,直接问,你愿意当我女朋友吗?姑娘摇摇头。男孩子马上转移了目标,心里想,真TMD不知好歹,爷有的是女人爱。也许就这样错过一个好姑娘。
过节日姑娘想要一份礼物,男孩子说,不就是个破节么?至于这么在意么?太矫情了!也许你的姑娘从此就心凉了。
第一次见父母,空着手就去了,姑娘稍微不高兴,男孩子说,就你们家过场多,我们家从来不讲究这些。也许她父母觉得你没礼貌就不同意你们好了。
好好的一个求婚仪式,男孩子直愣愣站在那里说,嫁给我?众人起哄要跪下,男孩子直接怒了,仿佛能求婚已经不错了,再屈膝就是践踏了他的自尊心。也许准老婆就没了。
结婚纪念日,老婆想吃顿烛光晚餐,红酒配牛排。老公说,你都孩子他妈了还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也许你们的感情就越来越淡了。
我们总是在赶着谈恋爱,赶着结婚,赶着生孩子,赶着人生的进度,却不愿意停下来花一点心思好好经营一段感情。
我们总是找了无数借口,“懒得”“忙”“累”,我们不去重视对方的感受,不去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肯花心思准备,我们将这些需要用心的仪式统统斥责为形式主义,将需要经营的爱情像累赘一样扔掉,我们想坐享其成一段不需要任何付出的爱情。
可我们能回忆起来的美好记忆,几乎都跟仪式有关。告白的那天,你们两个人的紧张和喜悦;过生日的时候,一起办的生日宴;他送你第一份礼物,你拆开的时候激动的心情;他让你父亲将你交给他时候他认真的表情,和你内心的的幸福。
原来,我们需要通过仪式,来表达我们的爱;原来,我们需要通过仪式,来确定对方爱着,彼此都需要这样的安全感。而仪式中前所未有过的高度投入和情感体验,会为我们留下一段段有关爱的甜蜜记忆。
有人要跳出来说,你说的都不是真爱,真爱是不需要仪式,对方都懂。
没人不想当被爱情砸晕的幸运儿,每个人内心都渴望获得爱的肯定和甜蜜,如若你内心有丰盈的爱,你却从未表达出来过,你的爱人又凭借什么能感受到你的爱呢?
爱情不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了的,再相爱的人在这个善变的世界也需要不断肯定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不要自私地忽略爱人的需求,冠以Ta不能理解就是不懂事的罪状。
有一句话叫“不愿意给你花钱的人不爱你”,同样要知道的是,不愿意为你花心思的人,也没多少爱。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为了喜欢的人怎样折腾都不会累,不爱才会怕麻烦。
认识一个男孩子,结婚五六年了,每次出差,都会给老婆带礼物。去香港开会免税店买了一瓶老婆常用的乳液,去三亚出差打包了一箱老婆爱吃的芒果,去普吉团队旅游给老婆带了身体乳…他的礼物价值不大却实用。
表面看是他带礼物这样的仪式,实则是他走到处处都想着她,而老婆们往往想要的就是这份牵挂。
身边有一个女孩子,谈恋爱三年,结婚四年。她老公每一年的生日礼物都是我陪着挑选。每次情人节她也会准备好礼物,我说情人节他送你吗?
她说,他送不送我我都要送他,这是我的心意。
结婚以后每年的结婚纪念日她早早就会问我,有没有新开的西餐馆?环境好不好?老公回报她的是,每一年情人节、过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等这些重要日子,再忙他都要抽空和她一起度过。
还有一个男孩子,每次带老婆出去旅游都当作蜜月,定的房间全是有情调的蜜月房,甚至会有露天浴缸。
每天回家后他会给老婆一个拥抱,他说,天天说爱她我做不到,但是每天给她一个拥抱她就能天天都感受到爱。他给了足够的爱的表达,让她对他们的爱有绝对信心。
瞧,身边这些深爱着对方的人,一点都不嫌麻烦。
喜欢一个姑娘不要嘴上说,多喝水多穿衣下雨天带伞都是屁话,赶紧行动追起来,该接送的接送,该买礼物的买礼物,该陪着看病的陪着看病,该表白的表白,需要追和表白的仪式,姑娘才能清楚的知道你是真的喜欢她。
过节是双方表达情感的最好时机,姑娘不需要一份让你花掉一个月工资才能买得起的礼物,只需要你花费一些小心思细心挑选出一份小礼物,“送礼物”这样的仪式能让她更真切感受到你的真心。
给对方父母买点礼物,是人情世故,也是自己的尊重和孝敬老人的表现。“见面礼”让别人感受到重视,而有礼貌的人更容易让对方父母接纳。
老夫老妻更需要沟通和惊喜,即使为人父为人母也有享受浪漫和过两人世界的权利,看电影、烛光晚餐或是两个人的旅行,都像是给对方确定,我还愿意跟你继续走下去。
我们明明能做好的事就不要将就,爱情没有将就。
平淡而繁忙的生活总会疲倦,总会厌烦,总会觉得被忽略,每一个仪式感需求的背后,都藏着一颗不安的心,想要的不过是一份爱的表达。
我们过节、求婚、拍婚纱照、筹备婚礼、过纪念日,全部都是我们给爱情的一个又一个肯定的仪式,而我们在这一个又一个的仪式里,能感受到还在被对方所爱,这一个又一个的仪式,让我们更真切踏实地幸福,这一个又一个的仪式,让我们觉得为了彼此再累也甘愿。
爱情里的仪式感是定心丸,是保鲜剂,是感情调味剂,是缓除生活疲劳贴。
不需要太贵重的礼品,不需要太豪华的阵容,不需要太隆重的现场布置,不需要全世界见证。
爱情的仪式感,也许只是早晨临出门前给他的一个吻,也许只是生日为他布置的一个房间,也许只是他失忆时唱给他听的一首歌,也许只是她台上表演完你送上的一束百合,也许只是她许久前看中的一个小物品,也许只是带她吃一顿大餐。
独一无二专属的用心,就收获自然天成的感动。
我不需要“天天都是情人节”,我只需要在绵长的生活里,你偶尔为我用点心。